2015年10月21日,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遥感应用专业委员会遥感专家组主办,航天恒星科技技术有限公司(五零三所)承办的“纪念国土普查卫星成功发射三十周年暨第三届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30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颗国土普查卫星成功发射,当年,曾参与卫星研制和卫星遥感数据推广应用工作的院士、专家代表,与中青年遥感应用领域科技工作者相聚位于北京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一起回顾了国产卫星研制与遥感数据应用历程,交流了国产遥感卫星各专业领域应用的最新成果。
1999年至今,我国已成功发射13颗国产陆地观测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有10颗,形成了中巴资源卫星、环境减灾卫星、实践卫星、资源卫星、测绘卫星和高分专项卫星六大系列,目前,最高分辨率达到0.8米,搭载的有效载荷有全色多光谱相机、多光谱相机、红外多光谱相机、宽视场成像仪、CCD相机、高光谱成像仪及合成孔径雷达等。这些卫星传感器获取的遥感数据,已广泛的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林业调查、农作物估产、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城市规划等领域,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遥感应用专家赵文津和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遥感专业组组长胡如忠研究员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言。赵文津院士回顾了我国卫星遥感发展的历程,作出的贡献,面临的问题和任务,并提出促进卫星遥感应用发展繁荣必须搞好遥感数据的共享和商业化运作。胡如忠研究员总结了30年来老一辈遥感科技工作者在各专业领域做出的有价值工作。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院长王春教授、院长助理顾留碗副教授、李伟涛博士和徐建辉博士应邀参加了会议。会后,他们与部分与会专家就卫星遥感的关键技术和卫星遥感数据的行业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